新闻中心

花木叶面肥料的使用

经过多年来的应用,叶面肥料的作用已经得到广大工作者的认可。但是目前对叶面肥的认识还过于单一和片面,有些操作也不太规范,特别是在花木生产上,没有针对花木本身的特性将其充分利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在市场上也开始大量涌现。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叶面肥以及如何操作才能够得到最高效率等问题是合理使用叶面肥的关键。对此,本文特将叶面肥的有关原理以及应用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以备参考:
  一、叶面肥料优、缺点1.优点
  (1)经济有效:第一,随着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普及,在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的同时添加叶面肥,是相当经济有效的操作方法。
  第二,使用叶面肥补充叶部营养,经济效益高,节省肥料。如磷、钾及微量元素用量只相当于其他土壤追施用量的10%左右。
  第三,因为能够直接供给花木有效养分,解决了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进而使有效养分低的问题。
  (2)见效快:养分吸收运转快,利用率高,能及时满足需要。例如,尿素施于土壤中一般需4至5天后才见效,但根外喷施1至2天内就能见到明显效果。所以在防治缺素症时一般均采用根外施肥,效果很好。
  (3)使用环境要求不严:一般来说,在无风、无雨、无雾的天气均可进行。并且在天气干燥、久旱无雨以及养分有效性低的情况下,叶面肥是及时补充急需营养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施肥方法。
  (4)作用广泛:一是补充树体营养,促进花木茁壮生长的常用追肥方法。
  二是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缺素病症,是维持树体健康的必要手段。
  三是解决花木生长后期、旱涝害后以及需要修复的衰弱树体因根系活力下降导致养分吸收减少等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缺点(1)提供的养分数量有限:叶面吸收养分穿透率低,吸收数量少,尤其角质层厚的叶片,不足以满足作物全部需要,特别是氮、磷、钾大量元素。所以,叶面肥只能作为追肥的一种辅助措施。
  (2)肥效短:肥效相对于其他追肥方式来说,其肥效是相当短暂的,特别是在补充不易移动的元素上,此点表现得会更突出。例如:缺铁时,间隔5至7天就应喷施一次。否则,就会出现缺铁症状。
  (3)易流失:第一,在喷施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遇大风天气,易从叶面滴落,浪费药液。
  第二,遇雨易淋失,一般情况下,喷后4小时遇雨需重施。
  第三,如果天气过分干燥,药液在叶面迅速干燥影响吸收,进而影响肥效。
  (4)易产生肥害:由于叶片本身的特性,其对药液的抵抗能力比根系要差得多。如果使用浓度、使用时间、间隔时间等等选择不恰当、不合理极易造成叶片烧伤。
  二、叶面吸收原理以及花木的特性
  吸收原理:营养物质一般以分子或者离子的形式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的韧皮部,参与花木的各种生理循环,从而促进其各种生理活动,达到促进和调节植株生长的目的。并且根据叶片养分的就近运输原则,叶面施肥有利于植株生长中心的生长。
1.花木特性:苗木本身能够存储一些营养,在环境和树体正常的情况下,其自身对其营养有一定的协调功能。所以,有时对树体较强的苗木使用叶面肥后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其作用却仍是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增加树体营养的积累,保持树体健壮。
2.需肥特性:萌芽期间一般都是靠树体来供应营养。所以,在萌芽时,处于敏感时期不建议使用,以免干扰其自身的生理循环,产生肥害。随着叶片的展开,吸肥渐强。当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吸收的养料最多。以后随着生长的减弱,吸收下降。到木质化结束后吸收微弱。
3.苗木的生育期较长,在其生育期内应该有一定时间间隔,并进行选择性地追肥,但也应注意追肥过多会引起苗木的徒长,不利于苗木的越冬,进而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发育。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萌发新芽时,新叶一般和正常叶片相比较,较为黄绿,此时并不是缺肥的征兆。可以使用叶面肥,但一定要注意浓度,特别是一些敏感树种、品种,根据具体情况降低浓度或者不使用,以免产生药害,影响新叶正常的生长发育。
2.叶片展开但未停止生长,此时为叶面追肥的一个良好时机。有促进枝条以及叶片、根系生长的作用。
3.新移栽苗木:因为新移栽的苗木根系较差,土壤追肥易产生肥害并影响成活率。在其有一定叶面积的同时,连续间断地使用叶面肥是促进其成活和保持良好生长势的一个有利手段。
4.受损伤苗木:无论是受涝害、旱害还是受冻害,应用叶面追肥是及时补救的有效措施之一。
5.较大规格并且生活力旺盛的苗木,原则上是不提倡过分追肥。追肥过多,不仅会影响树体本身的平衡,还会引起苗木徒长,不利于树体的健康生长。
  三、影响叶面肥料吸收的因素
1.叶片:(1)叶片角质层厚度:一般来讲,角质层越薄,叶面积越大,其吸收的速度和总量也就越大。
  (2)叶片代谢活性:活性越高其吸收的速度也就越快,吸收量也就越大。
  (3)叶片的新旧程度:因两者的表层成分不同和生理活性不一的缘故,新叶较老叶吸收养分更为迅速且量大。
2.花木本身的营养状况:
  养分缺乏的花木吸收养分的能力强。这主要是从药液的浓度和叶片细胞质体中离子浓度的差别来考虑。两者的浓度相差越大,其吸收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对于缺肥的苗木进行叶面追肥其效果也就越明显。而对于一些生长较好的苗木,叶面肥使用效果虽然不明显,但其所起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3.环境条件(1)光照:光照的强度不能太强,一般以上午10:00以前和下午3:00后较好,防止在强光高温下使肥料溶液迅速变干,这容易导致吸收率降低,甚至引起药害。
  (2)风速:风速不仅影响气孔的活动,还会影响药液在叶片上的存留时间,同时也会影响药液喷布的均匀程度,并且风过大,容易浪费药液,
  (3)空气温度:研究表明,叶片在30℃、20℃、10℃时吸收的相对速率分别为100%、71%、53%。温度下降,叶片吸收养分也慢。但是温度过高,溶液在叶片上的存留时间短,也影响吸收。所以,以20℃至25℃为佳。
4.喷施液性质(1)浓度:喷施浓度要适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不同苗木对不同肥料也具有不同的浓度要求:一般大量营养元素的盐溶液浓度大致为0.1%至2%,微量元素的盐溶液大致为0.01%至0.1%。但幼苗期的忍耐力较低,配制的浓度相对要低一些。
  有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在保护性栽培条件下,叶面喷施的浓度应再低些。
  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所用叶面肥的介绍以及天气情况而定。不能过高或过低。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影响着叶片对阴阳离子的吸收。据测定,在酸性反应情况下,叶片吸收阴离子较多,在中性反应时,吸收阳离子较多。所以当叶面喷施的营养液养分状态以阴离子为主时,可将溶液的pH值调到弱酸性,如果溶液以阳离子养分为主时,可将溶液的pH值调至中性或微酸性。一般情况下溶液pH值在中性条件(7左右)利于叶部吸收。
  (3)溶液的表面张力:花木叶片上有一层厚薄不一的角质层,溶液渗透比较困难,要充分粘附在叶片上。一般使用性能较好的喷雾器并且最好混合少量的润湿剂、渗透剂或展着剂等。
  例如:中性肥皂或洗涤剂(酸碱性强的都不适宜),浓度一般用0.1至0.2%,以促进养分透入叶内。
  加入有机硅农用助剂使之不易干,易于吸收。
  蔗糖、淀粉、蛋白质等水解物可降低元素对叶片的毒害作用,易粘合于叶表面。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市场上也针对此点,开发了大量的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渗透剂和展着剂等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药物,只要根据有关介绍,合理使用即可达到目的。
  第二,目前随着农药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药品的有效性,有很多新兴的药品在其成分中添加了有利于叶片吸收和附着的物质。针对如此现象,对所用药品在使用前要有充分的认识,然后再应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养分在叶内的移动性:移动性最好:氮、钾、钠;移动性较好:磷、氯、硫;移动性较差:锌、铜、锰。
  (5)养分离子类型、价数、电荷:
  不带电离子>一价阴阳离子>二价阴阳离子>三价阴阳离子。
  例如:叶片吸收氮肥的速率是尿素>硝酸盐>铵盐。
5.其他因素:(1)溶液保存时间:施叶面肥一般保持叶片湿润的时间在30至60分钟,此时的环境条件也是最适宜的。叶片吸收养分的速度最快,吸收量也最大。
  (2)喷施次数与部位:根据叶面养分的就近运输原则,叶片吸收后先将养分运输到最近的生长点处,供其使用。所以,在治疗缺素症时,一定要注意着重喷施在缺失的部位上(其他部位也不可忽视),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有效(见表一)。
  四、叶面肥料的种类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1.无机(矿质元素)型叶面肥(1)常用元素:此类叶面肥中以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花木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花木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花木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
  (2)稀土元素:稀土不仅可以促进花木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运转,还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速率,进而促进花木的生根以及加快根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稀土是一种既可以促进生长,又可以调节生长的叶面肥。另外,它还可以和其他叶面肥混合使用,并且长时间存储不易变质。
2.常用肥料及浓度(1)氮:作用:喷后叶色浓绿,促进光合作用,还可以增加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延长叶片寿命。
  应用:叶面施肥一般用尿素,常用浓度0.1%至0.5%。时间间隔视苗木品种以及情况而定,一般为10至15天左右。
  (2)钾:作用:可以延缓叶片衰老,促进枝条的木质化和种子生长、种核发育。
  应用:常用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以及草木灰浸出液,浓度0.3%至0.5%,时间间隔同上。
  (3)磷:作用:磷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故根外喷施效果好。可以改善树体内氮素状况,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和新根产生及根系生长,还可增加树体内束缚水及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苗木的抗逆性。
  应用:常用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如用过磷酸钙,需经过滤,即按1%到2%的比例加入水浸泡一昼夜,然后过滤液体喷洒,使用浓度以0.5%至1%为宜。如用磷酸二氢钾,则以0.3%至0.5%浓度为佳。
  (4)钙:作用:钙有防止细胞液外渗和早衰的作用,缺钙影响细胞的分裂和新细胞的形成。
  应用:可在新叶期喷施0.3%至0.5%硝酸钙液,或0.3%磷酸氢钙液。
  (5)铁:作用:是氧化还原酶的成分,影响叶绿体的构造形成,缺失将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生长。
  应用:在缺铁或时,喷施0.3%至0.5%的硫酸亚铁。
  (6)硼:作用:硼可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延伸,给树体补充适当的硼对授粉、受精有利。
  应用:在芽后、开花前喷1%浓度的硼酸,盛花期和盛花期后各喷一次0.25%至0.5%硼砂。
  (7)锌:作用:参与生长素和叶绿素的合成,缺失易得小叶病。
  应用:可喷施0.5%硫酸锌溶液。
  (8)镁:作用: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缺失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
  应用:可在新叶期喷施0.1%至0.2%的硫酸镁。
  以上只是针对浓度过大易产生药害的矿质元素类肥料做的一个小结。在使用以上提到的肥料时一定要注意其浓度。
  同时,随着叶面肥的发展,市场上已经有针对各种缺素症的叶面肥出现。只要依据其说明以及浓度使用就可以达到所要目的。
2.有机型叶面肥:此类肥料较多包括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以及海洋生物型等肥料。主要以分子的形式进入叶片,吸收速率相对较高。一般不仅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还具有提高树体抵抗能力以及调节生长等作用,是新兴的一类高效、多功能且不易产生肥害的肥料,利用空间广泛。
3.微生物型叶面肥:利用与作物共生或互生的有益菌类,通过人工筛选培养制成菌肥,例如光合细菌肥、酵母菌肥、根瘤菌肥等。既能促进生长,又可以增强花木的抗病能力。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用作微生物肥料生产的微生物种类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对苗木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生长素类(吲哚乙酸、赤霉素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等,能够刺激和调节其生长,提高生长量。
  (2)微生物可以诱导苗木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等参与苗木的防御反应,有利于花木的防病、抗病。
  注意事项:(1)微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花木的生长,抵抗病虫害,可以与其他肥料合理的混合使用。一般可分为:微生物和有机物复合、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及无机元素复合。也可多种作用同时兼有。
  (2)微生物肥料不能完全取代化肥。
  (3)微生物肥料最适施用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或无雨阴天,这样可以避免阳光中的紫外线将肥料中的微生物杀死。
  (4)使用时,如果同时使用杀菌剂等其他药物。在配制药液时,先将其他药品稀释后再添加微生物肥料,防止浓度过高杀死微生物。
  (5)不宜久放,拆包后要及时施用。施用前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热、受潮及阳光直接照射。
4.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花木生长的物质,如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的混合物与化合物,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从蜂蜡中提取的三十烷醇(也有其他成分)以及芸苔素内酯等。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花木生长前期、中期使用。注意: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5.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多由生产厂家调配,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也有多种,一般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同时还可以用来补救一些因受旱、涝、高温以及病虫害造成的损伤,其作用是相当明显的。所以,在使用时要根据花木的需要,仔细选择药品,以满足不同需求。
  五、施用技术1.选择适宜肥料品种:根据花木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品种。例如:(1)在生长初期,为促进其生长发育选择促生长类的叶面肥,例如无机类、有机类、微生物类等,也可以使用复合型叶面肥。
  (2)营养缺乏或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应选用无机类(矿质营养类)叶面肥。
  (3)受涝害、旱害、冻害以及新移栽的花木,尽量选择混合型的叶面肥,既可以提供一些营养,又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以便更好地提高成活率。
2.选择适宜的药液:
  药液的要求:(1)喷施浓度要适宜。(2)pH值为中性。(3)混合少量的辅助剂、湿润剂。
  (4)选择移动性较好的溶液物质。
  合理混合使用:叶面肥的合理混用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肥料与其他杀菌剂、杀虫剂的混用:混合药液可以起到杀虫、杀菌、营养的多重作用,是目前比较提倡的经济有效的方式。只要其药品在成分要求上没有抵触,不发生反应,即可混合使用。
  (2)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和作用机理的叶面肥合理混用:主要是将促进生长和调节生长的两类叶面肥进行混用。要注意的是浓度问题。如果是两种单一药物的混合,只要注意两者的浓度均不可以过高并且按照原来的浓度适当降低即可。但是如果药品中有混合药物就要注意其主要成分是否重复,以免浓度过高产生肥害。
  在肥料的混合中还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肥料或农药都可以进行混合喷施。因各种肥料或农药性质不同,如果搭配混合不合理会产生药害。在混用时,药剂是否可以混用在有关药物使用的书籍中和药物的说明中都有介绍,介绍中列出了可以混用或不能混用的药剂类别,进行药剂混用前应该查阅这些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酸碱性会影响有效成分的稳定:
  一般的药物均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像福美双、代森环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类杀菌剂,在碱性介质中会发生化学变化而损失。另一方面有的农药品种虽然在弱碱性条件下相对较稳定,但也要注意要现配现用,若长时间放置其化学成分也会被破坏。因此,与碱性药物的混用一定要慎重。常见的碱性化肥有氨水、碳酸氢铵、磷酸钙等。
  (2)保证药液良好的物理性状:
  第一次进行几种单剂试验性质的现混现用时,可先在透明的玻璃容器中试验少量的混合药液,观察是否会有浮油、絮结、沉淀或变色、发热、产生气泡等现象。凡药液显示出了化学变化或药液物理性状有恶性表现,均不适宜混合使用。
  (3)注意混用时配置药液的方法:
  一般是用足量的水先配好一种单剂的药液,再用这种药液稀释另一种单剂;而不能先混合两种单剂,再用水稀释,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有效成分的破坏与物理性状的恶化。特别是微生物型药剂,更应该注意此点。
  (4)混合药剂要现配现用。
3.选择适当时间喷施: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因此叶面施肥的使用时间以无风天气的上午10:00以前或下午3:00以后为佳。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晴天中午太阳猛烈和大风下雨都不适宜进行,如果是阴天则全天都可进行。
  (2)在有露水或雾气的早晨使用,不仅会降低溶液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还会因为药液浓度不均匀产生肥害。
  (3)若喷后4小时遇雨,待晴天时补喷一次。
4.喷施要求:最好采用雾化性能较好的器械,提高肥料溶液的雾化程度。以便增加与花木的接触面积,提高肥料的吸收率。同时注意尽量使用双喷头,并且喷雾均匀。喷洒在叶片上要细致、周到,尤其要注意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的正反面,都应以雾气均匀且不往下滴水滴为宜。特别是针对一些叶片角质层正面比背面厚3至4倍的花木,更应注意喷洒叶片背面,以利吸收。因此,叶面施肥时,叶的正反两面都要喷,尽量细致周到。
5.喷施次数不应过少,应有间隔
  叶面追肥的浓度一般都较低,每次的吸收量是很少的,与花木的需求量相比要低得多。因此,叶面施肥的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至3次,每次间隔10至15天左右。也可以与杀虫剂、杀菌剂结合使用,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加长,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花木体内移动性小或不移动的养分(如硫、钙、铁、锰、硼等),更应注意适当增加喷施次数,一般可以间隔5至7天。
  (2)在喷施含调节剂的叶面肥时,更应注意喷洒的时间间隔问题,间隔期至少应在10天以上,并且喷洒次数不宜过多,防止出现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3)如果生长期过长,也可以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叶面肥进行喷施。每种叶面肥料连续使用2至3次后,可再换用其他肥。
  注意事项:(1)用微量元素进行根外追肥时,必须慎重。因为苗木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很小,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变幅较小,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量都会造成苗木生理失调,使用前应根据作物的症状或通过定量分析加以确诊,使用时也一定要注意使用量。
  (2)叶背不容忽视。因叶背大多是海绵组织,比较疏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多,养分容易渗入,而且叶背溶液干得慢。所以,在叶面追肥时,应尽可能着重叶的背面,以提高吸收速度和肥料的利用率。
  (3)不要将数种叶面肥放在一起施用,也不要过于频繁地更换肥料。叶面肥的施用并没有累加效应,喷多了甚至还会相互影响效果的发挥。一般来说,应根据当地情况选择1至2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肥料混合使用即可。
  (4)要注意叶面肥的喷施时期,并不是在任何生长阶段都适宜应用。叶面喷肥是靠叶片吸收,这就要求农作物要有足够的叶面积,否则喷施的效果差,达不到目的。其他部位的吸收是极其微弱的。
  (5)有些挥发性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酸铵等,喷施后挥发氨气,会对花木的叶片造成熏伤。阳光过于充足的天气也不宜使用尿素也是这个道理。
  (6)注意保存,防止失效。叶面肥有效期一般在2年以内,因此应尽可能在有效期内使用,特别是微生物肥料。平时不用时,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最后还需指出,优秀的叶面肥虽然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并且对增强树体营养积累和抗逆性能增强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只能是在肥水供应充足、病虫草害防治良好等相应的配套措施基础上发挥综合效应的,因此,叶面肥一定要和其他形式的追肥以及基肥相结合,才能够满足树体强大的需求量,保证树体的健康茁壮生长。